最近风声偏紧,为防失联,烦请大家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飞箭财经”↓
作者:余飞
01
上半年GDP增长5.3%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经济、楼市相关数据。
国家统计局披露: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5.3%的增速,符合市场预期。
界面新闻之前 采集的7家研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上半年我国GDP预计增长5.3%左右。
同时也意味着下半年的增长压力小了不少,年初制定的今年全年经济增速为5%左右。
从产业角度来看,上半年能够实现5.3%的增速,主要在于工业表现强悍。
上半年 第 二产业(广义工业)增加值 239050 亿元,增长 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4%。
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拉动效果明显。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248654 亿元,同比增长 2.8%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6% 。
上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5458 亿元,同比增长 5.0% ,比一季度加快 0.4 个百分点。
上半年, 货物进出口总额 217876 亿元,同比增长 2.9% 。其中,出口 130000 亿元,增长 7.2% ;进口 87875 亿元,下降 2.7% 。
一言以蔽之,稳中向好势头没有改变。
02
房地产,跌幅面继续扩大
不过,房地产却是另一番景象。
自4月份行情转弱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跌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大。
国家统计局披露:
1至 6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46658 亿元,同比下降 11.2% ;其中,住宅投资 35770 亿元,下降 10.4% 。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图中可以看到,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4月份开始,再次进入两位数下跌周期。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反映的是一级市场的拿地与开工情况,这一数值自2022年4月份转负以来,就一直没有回过正。
从财政部反映的拿地情况来看,也在佐证着土地市场的冷行情。
全国卖地收入2021年见顶,之后快速跳水,去年卖地收入跌至48699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81亿元,同比下降11.9%。以此预估,今年全年卖地收入,可能会跌破3万亿。
国家统计局披露:
1至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销售面积跌幅还是销售额跌幅,都在进一步扩大。
销售面积前6个月跌幅3.5%,相较于前5个月跌幅,扩大了0.6个百分点。
销售额前6个月跌幅5.5%,相较于前5个月跌幅,扩大了1.7个百分点。
从大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房地产投资均在下降,其中东北跌幅最大,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22.5%。
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也仍是全线下跌。
商品房销售额东部、中部跌幅最大,上半年同比下跌5.8%;销售面积跌幅,东北最大,下跌6%。
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成交绝对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创十年来新低,商品房销售额创十年来第二低。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以此预估,今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可能会双双破“9”。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在2021年见顶,2022年跳水至“双13”,2023年跌至“双11”。
2024年跌破了“双10”,跌至“双9”。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03
房价,仅一城上涨
房价跌幅面,也在4月份之后,一步步扩大。
2025年4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22个,较上月减少2城;下跌城市有45个,较上月增加4城。二手房价格方面,有5城房价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5城;下跌城市64个,较上月增加8城 。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
2025年5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13个,较4月份减少了9个;下跌城市53个,比上月增加了8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3个,较上月减少了2个;下跌城市67个,较上月增加了3个。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4个,较5月份增加1个。下跌城市56个较5月份增加3个。二手房环比下跌城市69个,较5月份增加两个,仅西宁一城上涨。
新房环比,上海、长沙领涨全国,南京领跌。
二手房环比西宁领涨,徐州、长沙领跌。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此外,四大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终于在6月份再次上演齐跌画面。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转折的直接导火索,是4月初爆发的关税大战,让经济、就业预期再次不确定,让市场信心再次丧失。
信心丧失下,年初的好势头,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关税大战只是诱因,根本逻辑则是:房价已经远超各城市自身的购买力。
经历了上一轮猛涨,即便产业强悍如、供需短缺如深圳,其本身的收入、经济、产业也支撑不了其泡沫巨大的房价。
虽然从2021年开始,房地产进入了全面盘整周期,很多城市的房价跌幅还不小。
但伴随发生的还有民众的收入与就业不如预期,让相当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更加买不起房。
所以,本号说过,这一轮全国房价普跌的根本逻辑在于,大多数城市的房价,都远超城市本身的购买力和支撑力,也就是我常说的“德不配位”。
所以,即便是深圳、苏州、宁波、无锡、东莞、佛山这样的制造业、产业强市,房价也难止跌。
深圳的房价过去三年相继跌破8万、7万,去年三季度跌破6万,之后收复,如今又面临着跌破6万的关口。
04
大招即将到来
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完美收官,但下半年压力在加大。
全球局势依旧很不明朗,各种不确定性依旧充斥。
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中达成协议:双方都把关税恢复到4月2日之前。其中4月2日宣布的关税中,10%保留,另外24%暂缓90天。
这意味着,8月中旬之前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协商没有朝着乐观的方向前行,8月中旬之后新一轮关税博弈会更加激烈。
此外,当下的民众的消费能力,就业保障压力依旧不小。
正因如此,最近中央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开始新一轮保就业。
在这种局面之下,最终传导至房地产面上的压力会更大。
因此,三季度大概率会有新一轮全面救市大招落下。
毕竟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率先开启的救市效果已经丧失殆尽。
最近市场有不少小作文传出。
当然,即便有新一轮大招落下,但纵观过去三年,各种全面救市大招层出不穷,始终没有改变局面和趋势。
根本原因在于房价与民众收入之间的天堑鸿沟,依旧没有本质上缩小。
尽管过去三年全国各地房价都在不断调整,但在房价调整的同时,大家的收入也随之调整。
过去几年的大环境下,民众的收入缩水,让有实力投资的人也丢失了信心,才进入了不断调整的周期当中。
我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需求断档”。简单理解,就是高房价形成了一个天堑,让相当部分人空有需求没有实力。
总结下来就是:
第一,宏观经济周期、宏观大环境以及关税大战、全球局部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有钱人没有信心和预期买房投资。而且,之前炒房投资收获的人,正在寻求离场,落袋为安。
第二,当下的收入和失业,让相当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更加买不起房。
第三,中间一小撮有首付能力的人群,在调整的环境中,选择持续观望,既怕追高,又怕踏空。
一句话概括就是,富人不买,中产不敢买,普通人买不起。
房价还要调整多久,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国际评级机构高盛、惠誉等,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对中国房地产的预估。
高盛6月份的预测是:
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新住房需求将比2017年的峰值大减75%,因为人口减少和价格下跌的预期心理持续冲击投资兴趣。高盛报告指出,人口减少和城镇化速度放缓,表明人口的住房需求正在下降。随着业主出售空置公寓,中国的投资需求可能会转为负值。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对新住房的年度需求可能仍将略低于500万套,远低于2017年2000万套的峰值。
本号的观点维持不变:
我之前说过,经济的兴盛之下的房地产兴盛,才有意义。反过来,房地产兴盛带动经济兴盛,则是虚假繁荣。
换句话说,只有经济、产业、就业、出口复苏了,楼市才会复苏。
而这个问题,在如今的全球大环境下,想要回答,很难。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
恒正网-恒正网官网-配资网站大全-十大合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