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高原的风携着雪山的低语拂过草原,化作光影的世界,玉树又一次将沉淀了一年的山河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7月24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玉树藏族自治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共同筹备的第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在玉树市拉开序幕。
第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在玉树市拉开序幕。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两年前,首届大展在玉树市开启,数百幅作品吸引了千万次关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昂赛大峡谷的雪豹、隆宝滩的黑颈鹤……这些曾隐匿于高原风雪的生灵,首次以诗意的姿态进入大众的视野。去年盛夏,第二届大展再次在玉树绽放光芒,镜头不仅捕捉到棕熊呵护幼崽的温情画面,更记录下牧人与狼群和谐共处的场景。
“青海人与野生动物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讲不完,纪录片里呈现的只是一个缩影。”多年来,纪录片《我住江之头》的导演之一、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带领更多农牧民用镜头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两届大展的成功举办,让玉树“野生动物王国”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游客在观展。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过去一年,我也在玉树的隐秘角落,追寻着那些光影中的足迹。可可西里深处,藏羚羊在雪地踏出足迹;青藏公路旁,藏野驴在夕阳下奔跑;曲麻莱的砾石滩,野牦牛群像移动的黑山;玉珠峰下,高原兔安静觅食;昂赛大峡谷,岩羊在崖壁上跳跃……
这一季的镜头,不再追寻宏大的叙事,是夏日高山里盛开的鲜花,山间蜿蜒流淌的河水,草原上的候鸟栖息的湿地……这些被时光藏起的细节,在影像中展开,成为生命的轨迹。
藏野驴在夕阳下奔跑。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玉树从来不缺令人惊叹的故事!“我们不再追求‘捕获’野性,而是学会‘接住’自然洒向人间的碎片。”策展人也为今年的大展,打上“标签”。在展区,有的影像通过独特光影,展现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有的作品乍看平常,仔细端详,能发现藏在画面里的小生命,带来意外之喜。正是玉树这片灵动之地、野性之地,让我们通过这些细微的瞬间,看到比任何壮丽的风景都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成了自然和生命的观察者!
藏羚羊在雪原上觅食。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生态管护员更尕背着相机上了山。“这个是岩羊的粪便,还是新鲜的,说明它刚经过这里。”更尕指着山上的一处动物粪便说,昂赛是雪豹之乡,岩羊就是雪豹的食物。或许真正的生态影像不在取景框里,而在自然法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中。
生态管护员更尕在巡山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当第三届摄影大展的帷幕在七月的细雨中拉开,人们不再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它悠长呼吸中的一部分——毕竟在江源玉树,每一次快门声都是大地的心跳,每一次对视都是生命的重逢,让人类学会以平等的视角,与万物共享这个星球的昼夜。(甘海琼、李生健)
恒正网-恒正网官网-配资网站大全-十大合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